靠实力智护失能老人 科技保姆也能暖人心
深圳作为科技研发的智能助行机器人使用效果图
深圳科创企业研发众多智能产品,解决失能老人吃饭、穿衣、洗澡、行走、如厕等难题
当前,广东大力推动老年人与残疾人用品产业升级。作为创新之城的深圳,集聚了众多专注于智慧康养领域和针对特殊人群研发产品的科创公司。它们不仅实现科技突破、获得经济效益,还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更多特殊人群通过科技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近日,记者走进相关领域企业,实地探寻企业“如何用科技创新重新定义失能护理”。
机器人给人洗澡喂饭
深圳作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作为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失能老人智护产品研发的科创企业。走进作为科技产品展厅,形态各异的智能护理设备令人耳目一新,其中一台外观简洁流畅的“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
“当感应到排泄物时,设备立即启动负压装置进行抽吸,随后温水冲洗隐私部位,暖风轻柔烘干,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工作人员边向记者演示边介绍道,这款智能设备集纳了自动抽污、温水冲洗、暖风烘干、消毒杀菌等功能,护理人员只需每天简单清洁一次污物桶即可。同时,护理人员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失能者排便情况,让夜间护理也不再成为困扰。
便携式洗浴机是另一款颠覆传统护理方式的产品。“很多失能老人因为洗澡困难,往往几个月都无法彻底清洁一次,这对他们的健康和尊严都是巨大挑战。”在产品演示区,工作人员将这台看似普通的便携式洗浴机推到床边接上水源后,一位卧床的体验者无需移动就享受到了全身清洁服务。该设备采用回吸污水无滴漏的创新方式,改变了传统洗浴需要多人协助、容易着凉的问题。
喂饭机器人则适用于上肢力量和活动受限的人群。通过识别使用者面部的表情口令,喂饭机器人可精准将食物送至使用者嘴边,并根据使用者节奏调整喂食速度。尤其是针对中式饮食的特点,它还可以勺起豆腐以及米粒等软性或小体积的食物。
据介绍,围绕失能老人的六项核心需求——吃饭、穿衣、洗澡、走动、上下床、如厕,作为科技持续深耕智能护理领域,形成了“智能护理设备+智慧护理平台”的综合解决方案。截至目前,作为科技已获得100多项发明专利、10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60多项软著专利、50多项外观专利,形成了严密的技术护城河。
“每个创新产品背后都是千万家庭的期盼。”作为科技总经理孙伟红表示,“当我们看到老人第一次有尊严地接受护理时眼角的泪光,就知道科技的温度可以融化最坚硬的现实。”
养老院人力成本减半
智能行走机器人让老人生活更便捷,可在电动轮椅和行走训练模式间自由切换;多功能移位机帮助失能人群无障碍移动,能安全转移卧床老人至轮椅、坐厕或餐椅;智能助行机器人让力量不足人群也能正常行走,可用于辅助脑卒中患者进行日常康复训练。这些产品不仅应用于家庭场景,还进入了全国多家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
深圳黄贝岭颐养院引进了智能行走机器人、移位机、洗浴机等多款产品。“如果没有这些设备辅助,又要老人有同等高质量的照护,至少要增加一倍的人力。”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院共有22名护工。
记者走访了解到,作为科技的成功既源于团队的技术实力与市场敏锐度,也离不开深圳市优越的创新生态和政策支持。例如,深圳市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大力推动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等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发展,作为科技所在的智慧康养领域正是政策重点支持方向之一。
作为科技紧抓发展机遇,2023年通过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并入选2022年、2023年、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老年用品推广目录。同时,其智能护理设备已出口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预测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孙伟红道出企业目标:“帮天下儿女有品质地尽孝,助护理人员更轻松地工作,让失能老人有尊严地生活。到2028年,帮助100万个失能家庭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实困境。”
随着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残疾人事业将获得更多社会关注。作为科技的产品不仅服务于老年人,也显著提升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质量。这种“科技向善”的力量,正是深圳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用市场化机制解决社会问题,让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